问题,但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她赶紧很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急匆匆地离开了报社大院。
这时,天空中飘起了大雪。
整个西安城都笼罩在茫茫风雪之中。
王明岚叫了一辆黄包车,绕了一大圈,才平安来到目的地。
她找到了自己读大学时的老师周菊英。
今年七月。
王明岚大学一毕业,就是经她介绍到《西北新闻》周刊社做了记者。
对自己的这个得意弟子冒着大风大雪登门拜访,周菊英明显吃了一大惊。
她打开屋门,用万分惊疑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脱口问了一声。
“小王,你咋这个时候来了?”
“周老师。”
王明岚刚一张嘴,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她走进屋子,原原本本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周菊英禁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如今这个世道,坏人横行,好人难活。”
见王明岚依旧不住地哭哭啼啼,又轻声轻语地安慰了起来。
“那些军警查封报社,也许是嗅见了什么风声。”
她知道。
自徐克难担任主编后,一改往日的办刊风格,大幅削减了言情小说的版面,增加了国际国内新闻时事评论。
除此之外,《西北新闻》周刊还经常发表一些跟当局意见相左的文章。
这在古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
前不久。
刊发了一篇题目为《巧取豪夺何时了》的文章,揭露了西北马家军驻野麻滩骑兵团强行向驻地大户人家征收粮饷的内幕。
这篇笔锋很锐利老辣的文章一经面世,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这样很激进甚至可以说明目张胆的做法,让周菊英惊叹之余,也暗暗替老朋友徐克难担忧。
担心他哪一天惹怒了当局,会受到无情的报复与惩处。
果不其然。
她的这种担忧很快就被现实证明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当局毫无征兆地查封了报社。
想到这儿,周菊英略显无奈地说:“徐主编的书生气太浓了。”
不过,她的这几句话一下子提醒了王明岚。
心想,周老师说的有道理。
范成恭亲自带人查封报社,肯定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莫非徐克难真的暴露了?
这个问题她翻来覆去很认真地想了很多遍。
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很肯定的答案。
最后,只得流泪自我安慰了一句。
但愿老徐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第114章身份(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